道德经 第九章 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
2024-11-10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;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译文
执持盈满,不如适可而止;显露锋芒,锐势难以保持长久。金玉满堂,无法守藏;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,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。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,就要含藏收敛,功成而身退,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。
解析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:“持” 是执持、持有之意,“盈” 表示满溢。这句话是说,当我们手中已经握持了很多东西,达到了满盈的状态时,就不要再继续贪求,而应当适时停止。因为过度的追求和积累往往会引发一系列问题,适可而止才是一种智慧。比如,在生活中,有些人不断地追求物质财富,永不知足,最终可能会陷入物欲的漩涡,失去了生活的本真和快乐。
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:“揣” 在这里是捶击、打磨的意思,“锐” 即锋利。此句是说,如果一味地去捶打、磨砺使物体变得更加尖锐,那么这种尖锐的状态是难以长久保持的。它告诫人们不要过度追求极端和完美,因为过度的追求往往会使事物变得脆弱和不稳定,反而容易失去。就像一把刀,若磨得过于锋利,在使用时就容易崩刃或折断,其锋利也就无法长久维持。
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:意思是即便拥有了堆满屋子的金银财宝,也没有人能够永远守住这些财富。财富过多时,往往会引发各种问题,如他人的觊觎、自身的挥霍无度或因财富而滋生的骄傲自满等,这些都会导致财富的流失。历史上有许多富贵之家,因不能正确对待财富,最终家道中落,便是很好的例证。
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:当人们因为获得了富贵而变得骄傲自大时,就会给自己招来灾祸。富贵本身并非坏事,但如果因此而骄横跋扈,就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不满,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危险。例如,一些人在富贵之后便目中无人,欺压百姓,最终遭到众人的唾弃和反抗,落得个悲惨的下场。
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:这是本章的核心思想。当一个人功成名就之后,应当适时地退下来,不再贪恋权位和名利。老子认为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,就如同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其生长、发展和衰落的过程一样,人也应当遵循这种规律。如果在功成之后不知退隐,继续贪恋权势和财富,就可能会遭遇灾祸,导致前功尽弃。古代许多功臣名将,因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,最终招来杀身之祸,令人惋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