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,名曰夷
2024-12-20
原文:视之不见,名曰夷;听之不闻,名曰希;搏之不得,名曰微。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,绳绳兮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译文:看它看不见,把它叫做 “夷”;听它听不到,把它叫做 “希”;摸它摸不着,把它叫做 “微”。这三种现象,无法追究,因为它们原本是混为一体的。它上面不显得光明,下面也不显得昏暗,它连绵不绝,难以形容,终究都要回到无形无象的状态。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,没有物体的形象,这就是若有若无的 “恍惚”。迎着它,看不见它的头,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尾,拿着早已存在的 “道”,用它来驾御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。能认识宇宙的初始,称之为 “道” 的规律 。
详细解析
道的特性:老子用 “夷”“希”“微” 来形容道的无形、无声、无触,表明道超越了人类感官的感知范围,但它又确实存在并构成了宇宙的基本元素。“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,绳绳兮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” 则进一步描述了道的模糊性、连续性和超越物质性,它既不是明亮的也不是昏暗的,没有明确的边界和固定的形态,却又永恒存在且不断运行。
道的永恒与无限:“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” 体现了道的无始无终,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是一种永恒的存在。这也暗示了道的无限性,它包含了一切可能性、变化和发展,超越了人类对事物有限的认知和理解。
执古御今:“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” 强调了道的传承性和实用性。虽然道是无形的、难以捉摸的,但通过对古代智慧的传承和领悟,我们可以把握道的规律,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,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,驾驭当下的各种事物。
道纪的意义:“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” 指出了认识宇宙初始状态对于理解道的规律的重要性。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,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道的本质和运行机制,从而遵循道的规律,实现人与自然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,达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。